然而,在民间的话语权里,周瑜的身后命运更惨。
三国故事在三国时代结束之后不久便在民间有所流传。到了宋代,周瑜的形象已经彻底地扭曲了。如今所能找到的年代最为久远的资料,就是宋元之际出现的话本《三分事略》。在这部为适应市民娱乐需求而产生的话本中,周瑜的形象已经是一落千丈了:在政治上,他鼠目寸光,为一己私利而置国家安危于不顾;在军事上,他看似颇有才华,却又似乎人皆可败;在人格修养上,他好大喜功,心胸狭隘。史传文学中那个雅量高致、出众人之表的周公瑾已经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位才智碌碌、妒贤嫉能的平庸之辈。
宋人治史之风颇盛,最终朱熹的理学占据了历史的上风,帝蜀寇魏、尊刘贬曹渐成定局。随后的元明清三代,史家多承朱熹的“帝蜀寇魏”论。人物的善恶褒贬也随之潮起潮落,数度浮沉,最尴尬的当属身处其中的东吴。为了尊刘,自然就得贬曹贬孙,作为孙权集团的周瑜,其形象自然也难逃打压。
市井间“尊刘贬曹”的观念早已有之。在苏轼的小品《东坡志林》中,就曾对民间三国有过这样的描述,“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频感眉,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民间对人物的褒贬品评是有着自己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他们“尊刘”,拥“帝蜀”,而对于站在对立面的周瑜,自然不会有好感。
之后,罗贯中著的《三国演义》的出现,彻底把周瑜的形象钉在了自相矛盾的演义标准上。
一方面,它肯定周瑜结交孙策,开拓江东,定建霸业;举荐鲁肃,纳降甘宁,举贤任能;最后火攻破敌,建立不朽功勋。
而另一面,当遇到刘备集团的中心人物,周瑜又不得不退一射之地。对于那些中心人物,周瑜只能是陪衬。
这一切,在那句“既生瑜、何生亮”的感叹中仿佛达到了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