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他们的恋爱并非一帆风顺。1934年8月至11月,蒋经国再次遭到苏联内政部的监视。在这三个月的时间里,蒋经国除了工厂与宿舍,不能会见任何人,包括芬娜。这种漫长的煎熬,反而加深了他们的感情。当监视解除后,芬娜决定嫁给他。她对蒋经国说:“尼古拉,不管以后你在哪里,我都会等待你。无论什么磨难都不会把我们拆散。” 1935年3月,蒋经国与芬娜在苏联当局的批准下正式结为夫妻。
结婚后,他们生活贫穷,但很充实。蒋经国后来说:“我们居住的房间只能容一床一桌,每每为臭虫所扰,夜夜不得安眠。一月难得配给肥皂一块,一月难有一小块牛肉吃。我夫妻皆自食其力,虽困难而值得回忆。”1935年底,芬娜为蒋经国生下了一个男孩,取名为爱伦,即蒋孝文。孩子的出生,为他们这对患难异国情侣,增添了快乐与幸福。蒋经国夫妇与家人
贤良慈孝
1937年3月,在斯大林的批准下,蒋经国由莫斯科启程回国,结束了他长达12年的苏联生活。他说:“这12年给我的教训深烙我心,永远都不会淡忘。”作为蒋经国的妻子,芬娜带着儿子爱伦也一起来到了中国。
蒋介石
起初,蒋介石对这位儿媳妇的态度颇为矛盾,一方面感念她在苏联对蒋经国的照顾,另一方面又对她的出身与学识略感遗憾。尽管如此,蒋介石还是给这位异国儿媳妇取了一个中国名字“蒋芳娘”。回到溪口后,蒋经国的母亲毛福梅认为“娘”字不合辈分,又改为“方良”,取方正贤良之意。
那时的蒋方良还是一个率直、羞涩、单纯的女子,身处异国他乡,语言又不通,除了相依为命的丈夫和孩子外,她和自己的祖国苏联以及亲友完全断绝了关系。为了让自己能融入中国,蒋方良不得不入乡随俗,穿上中国的旗袍,开始接受中国的习俗,学习中文和宁波话。在溪口,蒋方良甚至帮衬婆婆毛福梅下厨做饭,学做宁波菜。在传统中国,婆媳之间往往最难相处,而蒋方良却要面对两位性格、学识、能力悬殊的婆婆。好在她来自异国他乡,加上语言上的障碍,两位婆婆对她反而颇为体谅与爱怜,双方关系也比较融洽。毛福梅去世后,蒋方良与宋美龄相处的时间逐渐增多,双方的亲情日渐加深。1943年,蒋方良和蒋经国一起接受施洗,正式成为基督徒。自此,她与宋美龄的关系更加和谐。到了台湾后,凡是过年过节,以及蒋介石或宋美龄的生日,蒋经国和蒋方良一家大小都会到士林官邸,举行家庭宴会,共享天伦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