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稿是用古拉丁文写的,赫尔南德斯认为1576年爆发的瘟疫“cocolitzli”与之前的有所不同,他在其中写道:感染者持续高烧,持久难愈,且传染性极强,死亡率极高。具体的症状是:初发病时,病人舌头干涩发黑,感觉口干;尿液呈海绿色、菜绿色或黑色,有的在排尿时尿液由绿色变为灰白色;眼球及整个身体颜色变黄;脉搏跳动没有规律,有时很快,有时又很慢且很微弱。然后,患者神志不清,并伴随突发性痉挛。最后,患者耳孔、鼻孔开始流血, 并有胸痛、腹痛、寒颤及痢疾等症。被传染者多为年轻人,老年人很少。
这显然不是天花的症状。索托认为,这可能是另外一种烈性传染病——出血热。出血热由一种滤过性病毒引起,其实出血热本身并不致命,致命的是神经系统的崩溃。患者先是高烧、疲乏、头昏眼花,几天之内,人就会死亡。
“潜伏”中的杀手
出血热病原体
如果“cocolitzli”真是由出血热病毒引起的,那这种病毒就不太可能是由西班牙人从欧洲带来的,因为出血热病毒不太容易在人与人之间直接传播。索托认为,引发“cocolitzli”瘟疫的病毒很可能来自墨西哥当地。
但这仅仅只是推测,在墨西哥人的内心深处,“西班牙殖民者毁灭了墨西哥文化”这种观念已经扎了根。要想推翻它,让本国人民从感情上接受自己的观点,索托还需要更多、更充分的证据。
一次偶然的机会,索托在看一档名为《犯罪现场调查》的电视节目时发现,许多犯罪分子都选择在下雨时作案。他内心一动:雨水!难道引发“cocolitzli”的真凶也会在雨季“作案”?
自从消灭了托尔特克帝国,建立起强大的政权后,阿兹特克人的生活方式逐渐由游牧变为农耕。对于农业社会来说,降雨非常重要,阿兹特克人亦很重视降雨,并对每个时期的降雨量都做了详细记录。根据记载,阿兹特克帝国每年的降雨量大约为70至100厘米,主要集中在5月和10月之间,这是雨季;其他时间则是早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