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榜者有很多具备真才实学,失败的原因可能是发挥失常,也可能是科举舞弊的牺牲品。他们中的有些人成了“知本家”,尽管孔夫子不属落榜之列,但是这职业的开山鼻祖,他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个个都收学费,收益不菲。自开科取士以来,落榜而有真才实学者纷纷效仿,也有人为偷懒,无需招三千弟子,选一个有钱人家的孩子教,就可丰衣足食。
有的人读书不行,干脆学经商。明朝沈万三、清朝伍秉鉴,家族殷实,虽有钱读书,但科举无望,跟随父辈学经商,成为当时的商业巨子。伍秉鉴事业巅峰时拥有财富2600万两(当时美国最富有的人也只有700万两),是名副其实的世界首富。美国《华尔街日报》统计了1000年来世界上最富有的50人,有6名中国人入选,伍秉鉴就是其中之一。
当然,也有些落榜的读书人,屡考屡败,屡败屡考,比如范进,最后沦为精神病。另外还有一类,比如李自成、洪秀全,屡试不中,不得功名,干脆一气之下走上造反的道路,做了起义领袖,不过这两类落榜读书人的选择,几百年才出一个,没有代表性。
当然,也有些落榜的读书人,屡考屡败,屡败屡考,比如范进,最后沦为精神病。另外还有一类,比如李自成、洪秀全,屡试不中,不得功名,干脆一气之下走上造反的道路,做了起义领袖,不过这两类落榜读书人的选择,几百年才出一个,没有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