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是什么意思答疑二、知青都包含哪些人?
前两天浏览了一下网上资料,发现两年多前在“天津知青网”上就有网友对“知青”与“支青”的外延与内涵做过讨论。这是一个很好的思路。我也按此方式谈谈。
知青是什么意思?所谓“知识青年”的外延,就是看看这个词都包括那些人。
据说尼采讲过:“定义只适合于非历史的东西”。“知青”或“知识青年”恰恰是个历史词汇,有一个演变过程。上山下乡的初、高中毕业生当然包括在内。小学生算不算?大学生呢?这就需要捋一捋几十年的历史过程了。
1950年代初曾有一批高小学毕业生不能升入中学需要就业,被舆论要求回乡参加农业生产劳动,成了“知识青年”最初的成员。例如徐建春、吕根泽等典型人物。
到了五十年代末和六十年代初,上山下乡的主角已经成了中学毕业生。开始以回乡中学毕业生为主,后来渐渐更多指向城镇中学毕业生。此时小学毕业生已经不被算作知识青年了。看看路遥的小说《平凡的世界》:60年代初小学毕业的孙少安当农民似乎天经地义,而中学毕业的孙少平却以知识青年自诩,不再甘心作农民了。
那么自60年代起,知青是什么意思?“知青”或“知识青年”就是“上山下乡的城市中学毕业生”了吗?
这么讲可是违反毛主席语录的。“12.21指示”讲得很清楚,需要“到农村去”的“知识青年”包括了城里人“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
知青是什么意思之知青批准表
但事实上当年和今天所有的言论中,文革中的大学毕业生都没有按照“最高指示”被算作“知青”。为什么?是因为他们没下乡吗?几年来我一直有这个疑问。
去年我写过一篇博文,认为文革中的大学生并没有真正按照“12.21指示”到农村去接受再教育,大学生的“下乡”大多只是大学的农场分校,或者毕业分配前在农场劳动锻炼。只有一大批文科、农科和医科生毕业后一度在公社一级的革委会、学校和卫生院等基层单位工作过,几乎没有下到生产队的。但后来有些网友不同意此说,我也感到自己了解的材料并不全,故收回此文。可疑问并没有解决。
我认为大学生没下乡有个依据:1968年底至1970年,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曾进行过“大学生下乡”试点。清华的材料见叶志江的书《走出文革》(他的博客中大概也能找到)。1968年底清华大学曾把9名毕业生送到河北农村插队,一年后其中有人还参加过县里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先进典型汇报大会”。北大的材料见2011年2月23日的《陕西日报》文章“邓小平女儿邓楠在宁强的日子”,提到北京大学学生邓楠、张宏等人到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高寨子公社下乡插队,户口也迁去了。这两个例子才是真正的大学生下乡。当年这“两校”由谁直接领导是众所周知的。这种试点活动清楚地说明,“12.21”指示并非虚晃一枪,当年确实有让大学生下乡当农民的实践。但这种试点后来并没有推广,可见“大学生下乡了”的说法未必正确。究竟是发起者又改了主意,还是掌管具体工作的人不愿执行?又或是试点结果不理想,因此没有实行?。
反之,如果说文革中确实有大批大学生下乡了,为什么没有按照“最高指示”把他们算成知青?为什么不把他们包括在上山下乡运动中?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大学生才应该是名副其实的“知识青年”呀。他们下乡应该比中学生产生更大的反响,为何无人描述其规模、过程和影响?
有人说:大学生是国家干部,因此无法下乡到生产队,或下了乡也只能是暂时的。这种解释自然有道理,但也不无疑问:①大学生的干部身份并不是1968年12月21日之后才有的,发出这个指示的时候难道不知道这个障碍吗?②这个障碍真的不能克服的吗?在当年,“最高指示”可以不执行吗?1966年12月9日《人民日报》社论《同工农结合是知识青年的历史道路》提出“不仅中学毕业要当农民,大学毕业也要当农民”。如果这是文革初期的文字不能当真,那么1968年6月15日的《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关于一九六七年大专院校毕业生分配问题的通知》可清楚地写着:要“彻底打破大专院校毕业生一出校门只能分配当干部,不能当工人,农民的旧制度”。③那两个学校的试点也说明确实曾有“彻底打破”的尝试。
可见无论说大学生下乡没下乡,都有一些疑问,都需要用更明确的历史事实作解释。主观猜测没有多大意义。
这样看来,知青是什么意思?要说清楚历史上知青都包含哪些人还真不那么简单。
有人会说,你这样咬文嚼字有什么意思?在几十年后的今天再讨论大学生算不算知青有什么用?
我觉得还是有一点意义的。至少能更好地解释发出“12.21”指示的动因。有人认为这个指示是为了降服“桀骜不驯的红卫兵”。可是有文革经历的人都知道,1968年底,至少在北京,中学生已被“降服”一年多了。此时军人掌握了学校绝对权力,群众组织被“大联合”所取缔,整顿了党整团,恢复了部分文化课,还分配了部分66届毕业生(包括征兵)。在1968年下半年依然“桀骜不驯”、大打派仗坚持武斗的,只是大学生造反派。如果大学生没下乡,“降服论”就说不通。如果说大学生下乡了,就应该把它的规模影响和与知青的关系说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