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古时候的玻璃窗底部较厚,由此可推断玻璃是缓慢流动的液体。
曾经有一个历史学家在观察一扇古时玻璃窗时,注意到一个不同寻常的现象:玻璃底部部分较其它部分更厚。由于找不到其它原因对此现象加以阐释,他由此得出结论,认为玻璃是流动极其缓慢的液体,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趋于稳定,于是造就了后来我们所见的玻璃窗形态:上部稀薄易碎,而底部边缘则越发增厚。
那时所有人都相信他的说法。这个谣传便播散开来,甚至连大学老师在课堂上都是如此教授,但我们也不能过多苛责,毕竟就连科学家有时也不能理解科学。
误区:古时候的玻璃窗底部较厚,由此可推断玻璃是缓慢流动的液体
但最近有一个研究者决定测量玻璃的粘度(液体流动时,在其分子间产生内摩擦的性质称为液体的粘性,粘性的大小用粘度表示),最后测量结果显示,即使是粘度最低的玻璃也要经过10^32年(约是宇宙存在时间的三倍)才有较大的变化。但问题是我们究竟要相信谁呢——实际上,他们两人的说法都属子虚乌有。
其实关于古时玻璃窗底部更厚的原因还得追溯至中世纪的玻璃制造工艺。玻璃制造者用一个不锈钢的空心管挑适量高温熔化的玻璃水,将其吹成一个大玻璃球,然后通过旋转将其压制定形成一个圆盘。这样的旋转运动使得圆盘边缘越发增厚,这和旋转披萨面团的原理相类似。随后他们将圆盘切割成窗户形状,并将较厚的一端置于底部以固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