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唐宪宗元和九年正月,“有大星如半席,自下而升,有光烛地,群小星随之。”《新唐书.天文志》。
6、宋太宗端拱元年闰五月辛亥,“丑时,有星出奎,如半月,北行而没。”《宋史.天文十》。
7、金哀宗正大三年三月庚午,“有气微黄,自东北一亘西南,其状如虹,大有白物十馀,往来飞翔,又有光倏见如二星,移时方灭。”《金史.天文志》。
8、宋恭宗德佑元年二月丁亥,“有星二,斗于中天,顷之,一星坠。”《宋史.天文十三》。
9、明世宗嘉靖三十九年十一月,“有星如剑,横亘西北,赤如 血,声如火,气如烟。”《清乾隆.广东潮州府志》。
古画:十日并出
10、明神宗万历三十年秋,“夜有星如卵,光散照地,后随小星二,复有大小二星飞行梭织。”《清乾隆.安徽铜陵县志》。
11、清高宗乾隆四十五年十月中,“二更,见天南方有物大如牛,渐如山,色红烛地若昼,逾时灭。”《清朝.贵州遵义府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