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探索 - 邀您一起探秘中华上下五千年!
当前位置: 首页 > 军事秘闻 > 揭秘:辛亥革命孙中山让位于袁世凯的前因后果(8)
本文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3-11-25
人气:

  湖北军政府是武昌起义后成立的第一个军政府,在全国有很大的影响,南京临时政府刚成立,湖北军政府就处处与它作对,这在客观上,就增加了袁世凯反革命的力量,对南京临时政府极力不利。所谓“就客观环境而言,则鄂省实已与袁讲解,北方得集中力量向南京”《胡汉民自传》。。就是指这方面讲的。

  革命党人内部虽矛盾甚多,但他们在举袁以实现共和这一点上则是一致的。如果说,在武昌起义后的最初阶段,借袁之力推翻清廷以建民国最为有利还是人们的一种潜在心理,那么,经过了两个多月的酝酿与宣传,到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在许多革命党人特别是上层领导人物的心目中已成为无可怀疑的定论了。亲身参加过辛亥革命、在武昌起义后办过《民国报》(旬刊)的李剑农描写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的内部情况时说:“总结一句,临时政府组织时,一般人的心理,已注定南北和议的成功,已注定清朝皇帝的命运全操在袁世凯的手里,已准备清皇位推翻后把临时大总统的位置作为袁世凯的酬劳品,已准备在袁做总统的时候,便得到共和立宪政治。所以,南京和议尚未成功时,新产生的中华民国的命脉已落到袁世凯的手里去了。”李剑农:《戊戌以后三十年政治史》,第124页。

  一般的所谓心理,是指人们对客观世界正确的和不正确的认识,以及自觉的和不自觉的客观要求。一种社会心理的形成,往往要经过一定的历史阶段,并包含着各种因素。但它一经形成,要改变它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从武昌起义到南京临时政府成立这两个多月的时间内,在一般革命党人的心目中既已形成了我们上面所描述的那种心理,要去改变它自然是十分困难的。“举袁”以实现共和的这个方针,虽然不是孙中山提出来的,但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他也认为不失为达到实现共和目的的策略。由于孙中山在思想上并没有认识到这个“举袁”的方针从根本上来说是错误的,所以在他的政治实践中也就没有自觉地去努力改变这个方针。孙中山在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所以产生“不愿妥协”的思想,并不是来源于认识“举袁”方针的错误,而是由于袁拖延承认共和,大肆玩弄反革命伎俩,力图破坏革命,和革命党内部反对妥协力量的影响。这样,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孙中山终于将临时大总统的位置让给袁世凯,也就不足为怪了。

  总括上述,可以看出:武昌起义后,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从鼓励袁世凯反正,到确立袁如反正即举为大总统的方针,直到孙中山的“让位”,是由当时的历史环境所决定的。这个历史环境,是由各种因素所构成,并有一个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在各种因素中最主要的是帝国主义对袁世凯的支持,革命党人极为害怕帝国主义的武力干涉,认为“举袁”可以“杜外人干涉”,顺利地建成民主共和国,并尽快取得列强的承认。

  最后,还应该指出的是:形成孙中山终于“让位”给袁世凯的这一历史环境中,其中许多不利于革命的条件,是由于革命党人主观认识上的错误,思想上、组织上准备不足,和缺乏实践经验造成的。因此,其中有丰富的经验教训可以总结。从武昌起义到孙中山“让位”这段历史为时不到半年,但它的内容却极为丰富。我们甚至可以说,这段历史已经将在中国要取得民族民主革命胜利的所必须具备的主观条件基本上已显示出来了,只不过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限于主观条件不能认识罢了。事后,孙中山对这段历史也十分重视,曾不断地试图总结,想从其中得出正确的结论来。但是,事实上,却长期没有能够做到这一点。这就表明了人们要正确地认识世界是一个极为艰巨的任务。只有依靠千百万群众的革命实践,在正确思想的指引下及时正确地总结经验教训,才有可能使自己的认识符合或接近客观实际。

搞笑图片

本站主要提供:ufo外星人奇闻异事搞笑图片历史考古军事娱乐养生等信息,希望大家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