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人类最早穿鞋的民族之一,中国古人曾经创造过非常丰富的鞋文化。其中,有许多“鞋尖上的秘密”,更是让人意想不到。
古人穿鞋为何不分左右脚?
西晋时期鸳鸯鞋穿出“黑白两道”鞋子分左右脚,这是现在大家都知道的常识。但如果时光能回到100年前,鞋子分左右脚,还是颇为另类的现象。分左右的鞋子,古代称之为“运脚鞋”,古人是不穿的,在几千年的时间里,古人穿鞋始终不分左右。
左右不分的鞋子是不是很难穿?非也!古代制鞋的材料大多非常柔软,如草鞋、麻鞋,即使用动物皮也处理得很柔软。而且,古人穿的鞋子做得相对宽松,尺码比较大,不会有穿不上或是磨脚的现象。有意思的是,古代鞋子不讲尺码,只说鞋号,称“脚第几”。
(上图) 《韩载熙夜宴图》 中五代人穿的深口高头的菱纹绮履。
虽然鞋子不分左右,但古人买鞋还是讲左右的。试鞋时,一般会先伸左脚,只要左脚能穿下,右脚就不用试了。这是因为,人的左脚一般比右脚稍长一些,这与手刚好相反。在古代,还有人也因左脚畸长而出名,如楚国的宰相孙叔敖,《荀子·非相篇》中便记其“长左”。因为鞋子不分左右,古代制鞋用的鞋楦只有一只。其实,鞋子不分左右国外亦然,西方鞋子分左右距今也不到200年的时间,出现于1818年的美国。中国第一双分左右的皮鞋,诞生于1876年,由上海浦东人沈炳根试制成功,可见穿鞋分左右的历史很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