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证郑和死后究竟葬于何处,陈显泗、马光汝及郑宽涛多方寻找证据。期间据常熟一造船厂老工人讲,古代远洋船只每艘船上都设有一间停尸房,专门用来停放将领尸体,相当于现代的太平间。
明朝的造船技术很发达,在世界都处于领先地位,人死后放置停尸间不会腐烂,加之海水是咸的,将尸体用海水浸泡后,即使是夏天也不会腐烂。
“郑和死后,宣德皇帝赐葬南京牛首山,在古代赐葬必须是尸体安葬,不可能是衣冠冢。另外在明代,用水银作防腐处理已盛极一时,即使布衣百姓存放尸体,也可以采用水银防腐。这一观点早在上世纪80年代,原厦门大学人类学系专家庄为玑教授就曾证实。
何况像郑和这么重要的首领怎么可能葬于大海?”马光汝认为,明朝行游在外的海船上都备有两副棺椁,专供保存首领尸体,这些在《琉球志》上均有记载。
郑和下西洋当时的报纸记录
谜案6:中国此后为何闭关自守
郑和下西洋后,大规模的航海活动即销声匿迹。但这个十五世纪震惊世界的壮举,对打通东西海道,密切中外友好交往,促进经济和文化交流,都起到重大作用。那为什么在明代中期以后这种航海被终止,中国也由开放政策改为闭关自守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