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平津战役的战略进程,毛泽东的战略是先打两头,最后攻取北平。张家口和新保安攻克后,傅作义西逃的可能性已经消失。平津战役的第二步落在天津和塘沽。尤其是塘沽,位于天津东部的海边,驻守着国民党5个师和几十艘军舰,随时准备撤走华北国民党部队。毛泽东将平津战役的最东段节点定在塘沽,试图切断国民党军海上退路。但对于这个决定,林彪的参谋长刘亚楼却有不同的判断。
进攻塘沽的四野的一些将领发现,塘沽周边遍布盐田和滩涂,非常不利于大部队作战。这些情况引起了林彪的长时间思考。林彪认为,一旦攻击塘沽不能迅速得手,反而会让平津守军担心后路被切断,倾巢增援塘沽,或者可能分散突围。如此,解放军反而要同时应付北平、天津和塘沽三处敌军。
林彪分析,当时塘沽只有5个师守军,并不具备最大战略价值。他在辽沈战役攻克锦州后,就曾放弃首先攻击锦西和葫芦岛港口的国民党军,直扑位于辽西的国民党主力廖耀湘兵团。廖兵团被迅速吃掉,迅速导致东北战局尘埃落定。在平津的战略决策中,林彪再次意识到,拥有大量国民党主力部队的天津比塘沽更具战略价值。林彪最后向中央军委建议,不如集中5个纵队的优势兵力,先攻天津。
作为华北第二大城市,天津已经建构了拥有380多座钢筋混凝土碉堡的复杂工事。围绕整个城市,国民党军挖了长达45公里、宽10米、深3~4米的护城河,守卫部队包括10个师共13万人。不过攻城方的四野则集中了5个纵队22个师共34万人,并集中了空前的538门火炮和数十辆装甲车辆。除了没有空军,无论在兵力和火力上,天津守敌都面临空前的优势兵力。